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发布时间:2013-04-1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法释[2012]2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已于2012115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59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11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一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2012115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59次会议通过)


  2012314,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为正确理解和适用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结合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实际,制定本解释。 

第一章 管辖


  第一条 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包括: 
  (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1.侮辱、诽谤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的,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2.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 
  3.虐待案(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第一款规定的); 
  4.侵占案(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的)。 
  (二)人民检察院没有提起公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1.故意伤害案(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 
  2.非法侵入住宅案(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规定的); 
  3.侵犯通信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二条规定的); 
  4.重婚案(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的); 
  5.遗弃案(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的); 
  6.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一节 规定的,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7.侵犯知识产权案(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七节 规定的,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8.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对被告人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 
  本项规定的案件,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对其中证据不足、可以由公安机关受理的,或者认为对被告人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应当告知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且有证据证明曾经提出控告,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第二条 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结果发生地。 
  针对或者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的网站服务器所在地,网络接入地,网站建立者、管理者所在地,被侵害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及其管理者所在地,被告人、被害人使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所在地,以及被害人财产遭受损失地。 
  第三条 被告人的户籍地为其居住地。经常居住地与户籍地不一致的,经常居住地为其居住地。经常居住地为被告人被追诉前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住院就医的除外。 
  被告单位登记的住所地为其居住地。主要营业地或者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与登记的住所地不一致的,主要营业地或者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其居住地。 
  第四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的中国船舶内的犯罪,由该船舶最初停泊的中国口岸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五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的中国航空器内的犯罪,由该航空器在中国最初降落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六条 在国际列车上的犯罪,根据我国与相关国家签订的协定确定管辖;没有协定的,由该列车最初停靠的中国车站所在地或者目的地的铁路运输法院管辖。 
  第七条 中国公民在中国驻外使、领馆内的犯罪,由其主管单位所在地或者原户籍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八条 中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的犯罪,由其入境地或者离境前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被害人是中国公民的,也可由被害人离境前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九条 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应当受处罚的,由该外国人入境地、入境后居住地或者被害中国公民离境前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十条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由被告人被抓获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十一条 正在服刑的罪犯在判决宣告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由原审地人民法院管辖;由罪犯服刑地或者犯罪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罪犯服刑地或者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罪犯在服刑期间又犯罪的,由服刑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罪犯在脱逃期间犯罪的,由服刑地的人民法院管辖。但是,在犯罪地抓获罪犯并发现其在脱逃期间的犯罪的,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十二条 人民检察院认为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向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的案件,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后,认为不需要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应当依法审判,不再交基层人民法院审判。